《新媒体与社会研究》课程线上教学实践总结
【课程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考查课,同时也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建立在新闻传播学基础上,讨论媒介演化如何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反作用于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探讨信息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个体生存、组织发展、社会演化的影响,信息时代的伦理与控制等。
【授课教师简介】
郑彬彬,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现任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讲师。
该教师于2021年9月加入工学院教师团队。此前曾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工作,组织大型跨文化交流项目,在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观察。曾在CRM项目管理领域服务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媒体产业链整合与应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洞察、组织行为与发展等课题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课程教学实践】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课程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在以员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核心,延展其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营销学等学科的交叉,夯实员工的人文学科基础,提高员工自身的媒介素养,为把员工培养成为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传播工作者做好理论准备。
以OBE理念为指导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加强员工对理论的感性认知,增强员工投入实践的兴趣与意愿,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内容的切实理解。
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践要求,授课教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互动,尝试了翻转课堂、小组线下讨论、线上分享等教学方法,尽力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图为:20级新媒体02班员工课上进行小组汇报)
(图为:课后思考题,作为下次课前的交流话题)
1、课程成果与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成果设计
学习成果1,跨文化传播的理解力,占总评成绩10%。
采用课上案例分享、课后分析总结的方式,个人完成专题作业。主要考核员工掌握差异化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媒体内容表达。包括但不限于地域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代际文化差异、语言文化差异等方面。通过完成分析报告的练习,员工能够加深对社会文化差异的理解,懂得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设计媒体内容,提高传播活动的效能。
学习成果2,个体适应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变化的能力,占总评成绩10%。
以社会学理论为分析基础,了解个体社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重塑。以社会观察的视角展开现象讨论与分析。课堂讨论与课后报告相结合,员工能够建立新媒体推动社会变革的感性认知,为后续开展的理论学习打好基础。
学习成果3,对媒介舆论价值的判断能力,占总评成绩10%。
媒介舆论,尤其是依托于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的网络舆论,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信息源。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评论性信息,学会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有助于员工建立起理性思考的习惯,是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必要能力。
学习成果4,媒介素养理解与展示,占总评成绩50%。
本课程作为考查课,结课以员工作品汇报的方式呈现。课程重点在于提高员工自身的媒介素养。员工结合课上所讲、课后资料学习、小组讨论,最终结合自身对“媒介素养”的理解,形成作品,进行汇报展示。
出勤、笔记及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20%。
课程结课采取三人评阅模式。除邀请本教研室教师外,也发挥线上课的便捷优势,邀请企业界人士参与,丰富结课作业的点评维度。
本次邀请进入课堂参与点评的嘉宾老师Alex R,在硅谷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是美国Salexty Design LLC公司创始人、科伽哈森投资咨询公司CEO。
(图为:20级新媒体01班结课答辩图片)
(2)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主要基于OBE成果导向理念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题由浅入深,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分别讨论媒介与个人、社会及文化的关系。
课程模块 |
具体课题 |
媒介与个人 |
个体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角色 |
媒介与社会 |
媒体演变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 |
新媒体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
新兴媒介形态的社会影响力 |
媒介舆论、网络民主与公共关系 |
媒介与文化 |
差异化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媒体表达 |
信息时代的媒介伦理与责任 |
2、依托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线上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工作
利用教研室活动进行集体磨课,开展课程研讨,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课程部分章节的线上授课计划。准备充足的线上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由于本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较为广泛,员工在接触相关学科领域后可能会产生深入学习研究的兴趣,因此准备相关拓展阅读的书单。本课程结课后,书单书目的阅读与讨论,仍能为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提供支持。
(2)授课过程
课前预热
每次课前,提前十分钟开启视频会议。提醒员工修改参与名称为本人真实姓名,便于掌握员工的出勤情况。
课前点名。虽为线上会议模式,但保留了线下课的点名环节的仪式感。邀请每位员工打开麦克风回应,确定每位同学本人在场。
课前进行互动与预热。邀请大家共同回忆前课内容,进行知识点回顾,分享课堂收获。尽可能以最短的时间调动起员工进入课堂状态的积极性。
新课讲授
结合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教案设计及教学日历设定,严格按照备课计划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和重点、难点强化。
课程中设置了大量问题驱动环节,强调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开展学习。保障员工全面掌握计划内知识点的同时,能够发展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互动、分享形成彼此间的讨论和交流,有效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强化。
课程思政环节设计
本课程与社会文化相关课题紧密结合,课程思政方案与课程内容能够有很好的结合。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都能够有效开展课程思政。
在讨论媒介与个人关系的模块,可以将人生观、职业观教育很好地融入;媒介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模块部分,能够有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内容与课程结合紧密,员工易于接受。
(图为:结合网络民主课题开展课程思政)
交流与互动
每堂课都有问题驱动环节,员工们对本课程中设置的互动环节都能够很好地接受,并把它视为锻炼自己的好机会。部分同学受限于网速,担心发言有延迟,选择在留言区发表观点,与同学和老师互动,这也使得线上课的互动显得更为高效。
点评与答疑
在课程教学中,无论员工通过何种方式参与课堂互动,写在留言区或是打开麦克风发言,都会尽量保证员工的发言能够得到及时的点评反馈。线上答疑也有多种方式,有些员工选择私信提问,有些选择群组交流,适合不同员工的特点,员工的接受度较高,提问的同学也比线下课中有所增加。
课后作业发布与反馈
配合课上互动讨论,课后作业以书面汇报为主。围绕某一主题撰写相关分析报告。结合本专业员工以论文作为毕业考查主要方向的特点,在平时的练习中适当加入书面规范表达的练习,掌握学术语言的使用,逐步提升员工构建内容逻辑的能力。
每次作业都会给到每个人针对性的评语,明确需要改进的方向,指导可以改进的方法。
3、部分员工反馈
在没上这门课之前,我就对这门课的名称充满了兴趣,感觉是一门高深的课程。
当听了老师的讲解后,发现其实这是一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它将社会变革与媒体变革相融合,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探讨媒体变革,研究其特征与功能,亦反观媒体形态变革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许多次思维大碰撞,认识到了新媒体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发展态势,对自身以后的规划也更加清晰,是一门很实用的课程。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1班 王子铭
一直以来所处的教育环境都是比较刻板的,老师留的作业和思考题都像是有固定答案一样。
但是在彬彬老师的课上,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浅浅学会了如何开发自己的脑洞。好像多么离谱的答案老师都不会生气!即使是网课,老师也设置了很多互动性的问题,同学们也都很乐意发言。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1班 白婧雯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生动有趣,条理清晰,对专业的讲授很细致,互动性高,也会给我们讲一些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分享,使我们学到更多的不仅是专业性的知识,更是有社会的经验。每次作业也是给每个员工打分,给每个员工单独写评语,很细致,让我们受益匪浅。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1班 李子涵
上课过程中,老师很多时候都会让同学们发言,说出对于一些问题的想法与疑问。对我来说,在语言和想法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发言后得到老师对我发言内容的概括总结和意见反馈,不仅提高我的语言逻辑和表达能力,对于我的综合发展与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1班 田佳澍
疫情期间上网课,老师鼓励我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进行讨论。在这门课程中会接触很多新的知识点。对于新出现的名词,老师会让大家进行课堂讨论,然后举出很多例子,同时进行名词的对比,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课堂生动有趣。在遇到和其他课程相关或者是之前学到的知识点时,老师会让我们进行回忆,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在课程中,老师除了在讲述课程中的知识点以外,更会提出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和接触的点,课程与现实生活连接的更加紧密。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2班 陈美琪
在学习本门课程中,互动性环节很多,小到专业名词的解释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大到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到的感受是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
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国际案例,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听一些知名人士的演讲,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一个完美的idea都是不断完善的结果,我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尝试与之前不相同的方法,不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收获也可以在其他课程里得到延续。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2班 杨迪
4、线上教学的启发与反思
(1)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可以延续
线上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有限资源的利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完善,有助于员工们养成利用互联网自主查阅、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课外拓展的内容,在课中得到结合课程主题的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启发,会帮助员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并指导实践。
课后的作业布置、笔记抽查等,通过线上完成效率可以更高。恢复线下教学秩序时,仍可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
(2)引入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线上教学中尝试的员工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社会人士参评等多维度的评价机制,比较能够让员工认同成绩综合评定的客观性。今后的教学评价中可以继续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