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 示范专业申报书

发布日期:2021-11-07     点击: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

示范专业申报书


高校名称: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专业名称:环境设计

专业代码:130503

专业类:艺术类

专业负责人:胡德强

联系电话:15842368000



辽宁省教育厅制


填表说明


1.采集表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准确严谨。填报内容不得有空缺项,如无内容应填“无”。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附件在申报系统内提交。

目    录


一、所在高校基本情况

二、报送专业情况

1.专业基本情况

2.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3.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

4.近3年本专业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5.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

6.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7.加强团队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8.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9.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三、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一、所在高校基本情况

集团名称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集团代码

13201

集团办学

基本类型

□部委院校  R地方院校 □部省合建高校

□公办  R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

在校本科生总数

15722人

近3年年均本科招生数

4250人

专任教师总数

1048人

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比例

33.7%

生师比

17.16:1

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88.71%

推进高水平本科建设整体情况

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深入落实“以员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员工自主学习兴趣,引导教师以员工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努力提升服务员工成长成才的工作水平,努力以教师卓越、设施卓越、服务卓越为保障,追求员工卓越品质,助力员工成长成才成功。

集团加强专业布局顶层设计,目前已经形成了满足辽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能体现公司特色优势的专业集群14个。围绕专业群按照“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分级专业建设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在建设校级重点专业的基础上,获批17项省级一流专业、新工科项目、卓越项目、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型发展改革、创新创业改革等专业项目,国家级专业项目2项,省级一流示范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首批新工科项目“基于i5智能制造学院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验收结果为优秀。

制定了“服务地方、集群发展、规模适度、优胜劣汰”的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思路,建立了专业黄牌警告制度,重点考虑专业的社会需求、服务地方能力、专业群分布、专业综合评价结果等因素对原有专业进行动态调整。近3年,暂缓招生和停止招生专业12个。同时申报了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专业7个,48个在招专业中工科专业26个,初步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结合辽沈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按照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且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成了适应专业群发展的15个实验中心、127个实验室,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2个。学校通过“五位一体”模式和“六共”机制,密切校企合作,建立了174家校外实践基地,其中省级校外实践基地13家,保证了每个专业都有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集团通过百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立项、特色教学改革立项等措施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各学院形成如项目教学、成果导向、理实融合、工作室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现场教学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并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

集团注重强化员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成立了百余个老员工创新团队和一批员工课外兴趣小组,每年参与老员工创新创业活动的人数超过了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近四年,员工参加老员工创新创业竞赛成绩十分突出,荣获国家级奖励335项、省级奖励1744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度老员工创新创业竞赛评估结果中,公司位居全国同类院校第6(辽宁省第1)名。

继2015年遴选为辽宁省首批10所全面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后,2017年,成为 “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

集团关于本科

人才培养的重要

政策文件

(限10项)

序号

文件名称

印发时间

1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关于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方案

2019年4月

2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关于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

2019年11月

3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关于全面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

2020年1月

4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老员工素质拓展工程实施方案

2019年5月

5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百门重点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11月

6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关于开展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

2019年6月

7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关于加强教研室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9年9月

8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关于加强跨学院核心课程团队建设的通知

2019年10月

9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关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通知

2019年10月

10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8年7月


二、报送专业情况

1.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环境设计

专业代码

130503

修业年限

3-8

学位授予门类

艺术学

专业设立时间

2006年

所在院系名称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专业总学分

160

专业总学时

2560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44.06%

本专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

100%

注:以上数据填报口径为2019-2020学年数据。

2.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胡德强

性别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学历

研究生

出生年月

1971年11月

行政职务

经理

学位

硕士

研究方向和近三年

主讲的本科课程

研究方向:人居环境空间设计


主讲课程:设计管理、品牌学、经典空间设计赏析等;

指导毕业实习、专业综合实训、风景写生、专业考察等,累计指导本科毕业设计26人。

3.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

年份

毕业生

人数

境内升学

人数

境外升学

人数

就业人数

自主创业

人数

2019年

108

1

3

96

6

2018年

119

0

2

107

8

2017年

87

1

2

73

6

4.近3年本专业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所获奖励或支持名称

时间

等级

授予部门

教学成果奖

1

工作室模式下的工程化艺术教学体系建构实践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

2018

二等奖

辽宁省教育厅

2

“医、艺、工”融合的设计学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

2018

二等奖

辽宁省教育厅

3

以“六合”模式推进“六业”融合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

2018

二等奖

辽宁省教育厅

4

以“六共”模式推进深度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

2018

三等奖

辽宁省教育厅

教学名师与

教学团队

1


环境设计教研团队

辽宁省美育优秀教研团队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专业建设

1

环境设计专业

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

2017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课程与教材

1

国画作品赏析

辽宁省大学资源共享课(设计学)

2016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2

综合公共空间设计

2017年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2017

国家级

教育部

3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三五”系列规划教材

2019

国家级

化学工业出版社

4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项目与实战》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

2017

国家级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室内设计基础》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案例式规划教材

2018

国家级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6

《园林景观设计》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案例式规划教材

2018

国家级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7

《PHOTOSHOP CS6精品教程》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案例式规划教材

2018

国家级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实验和实践

教学平台

1

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立项

2020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立项

2020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2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IDA亚欧国际设计协会(行业协会)实践教育基地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老员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

辽宁省建筑信息技术产业校企联盟

辽宁省校企联盟(成员)

2017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4

东北环境设计交流平台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老员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成员)

2016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教学改革项目

1

AR与VR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中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701058007)

2017

国家级

教育部

2

影视后期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8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801202001)

2018

国家级

教育部

3

基于工作室模式下艺术类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702164014)

2018

国家级

教育部

4

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VR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2018第一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801274003)

2018

国家级

教育部

5

创新成就梦想 设计改变生活——基于工作室平台模式的高校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辽宁省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发展典型案例(优秀案例)

2016

省部级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6

《传统壁画临摹》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与综合实践

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7

以员工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16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其他

(限50项)

1

依托雷锋文化符号数字化开发的抚顺市旅游资源整合建设

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编号:W201902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2

适老化理念导向下的老旧住区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编号:W201901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

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色彩研究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委

4

全国教师微课作品大赛

全国教师微课作品大赛

2018

国家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5

全国优秀科技科研成果评选大赛

全国优秀科技科研成果评选大赛

2018

国家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6

第三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

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

2020

国家级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

7

第一届高校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

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18

国家级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

8

2020年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国家级大创团队(2项)

2020

国家级

教育部

9

2020年中国老员工计算机设计大赛

二等奖(3项)

2020

国家级

教育部

10

2020年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省部级大创团队(1项)

2020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11

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二等奖(4项)

2020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12

第十四届亚洲设计学年奖

展示空间最佳设计奖

2017

国家级

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

13

首届•东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竞赛

一等奖(1项)

二等奖(4项)

2017

国家级

辽宁省风景园林协会

14

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三等奖(7项)

2020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15

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工业设计竞赛

三等奖(1项)

2020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16

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一等奖(2项)

2020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17

第四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

三等奖(2项)

2019

国家级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18

2019年中国老员工计算机设计大赛

一等奖(1项)

2019

国家级

教育部

19

2019年中国老员工计算机设计大赛

二等奖(3项)

2019

国家级

教育部

20

2019年第七届全国高等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一等奖(1项)

2019

国家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联合国训练研究所

21

辽宁省第六届老员工创新创业年会

入选(1项)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22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三等奖(4项)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23

2019年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省部级大创团队(1项)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24

2019“振兴杯”工业设计大赛

全场大奖(1项)

2019

省部级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

25

2019“振兴杯”工业设计大赛

创意奖(1项)

2019

省部级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

26

第十四届“挑战杯”辽宁省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1项)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27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二等奖(6项)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28

长子情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辽宁工业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最高奖项)(1项)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委宣传部

29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老员工移动应用开发大赛

一等奖(1项)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0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一等奖(4项)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1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环境生态保护科技大赛

三等奖(1项)

2019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2

2018年中国老员工计算机设计大赛

一等奖(3项)

2018

国家级

教育部

33

2018年中国老员工计算机设计大赛

二等奖(1项)

2018

国家级

教育部

34

辽宁省第五届老员工创新创业年会

入选(3项)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5

2018年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省部级大创团队(1项)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6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二等奖(3项)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7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环境生态保护科技大赛

二等奖(1项)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8

第二十二届辽宁省公司产品信息化大赛

三等奖(1项)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39

2018年第2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新媒体设计竞赛

三等奖(1项)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40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一等奖(5项)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41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环境生态保护科技大赛

一等奖(1项)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42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工业设计竞赛

一等奖(1项)

2018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43

2017年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

二等奖(2项)

2017

国家级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44

2017年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

一等奖(1项)

2017

国家级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45

2017年心境空间构筑和谐空间构造设计大赛

二等奖

2017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46

2017年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省部级大创团队(1项)

2017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47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新媒体设计竞赛

二等奖(2项)

2017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48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二等奖(2项)

2017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49

第二十一届辽宁省公司产品信息化大赛

三等奖(1项)

2017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50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老员工计算机设计竞赛

一等奖(2项)

2017

省部级

辽宁省教育厅

(限500字以内)

1.专业定位

本专业瞄准现代服务产业,立足辽宁、面向全国,确立了对接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市场定位,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坚持以“融合创新、服务设计、校企协同”为原则,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的空间设计创新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践行“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培养“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历史沿革

环境设计专业自2006年创办以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着力专业建设,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打造一流团队: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厅试办专业评估;在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获得同类本科院校第二名;2016年获批校级重点专业;2017年获批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018年获批省级老员工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获得省级优秀教研团队,2020年获批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学校。

3.特色优势

本专业以“工作室-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以赛课合一、研课合一和产课合一为驱动,形成了“三课合一”课程教学模式,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构建了工程化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对标行业标准,以省级校企实践基地、省级优秀教研团队为引领辐射,员工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成果突出,能够真正适应行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注:1.专业建设是指本专业获得省部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一流专业等建设项目支持情况。

  2.其他指本专业教师和员工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公司产品奖励和支持情况。

5.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

(限1000字以内)

专业坚持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发展为目标,以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以‘三课合一’课程教学驱动为途径,以深度校企合作育人为平台”的持续改革,突出师生“展、演、研、创”的艺术表现,发挥改革优势,构建了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相互促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发展为目标,深化多元化产学研体系构建

2015年组建了以环境设计专业为核心,风景园林、工艺美术、产品设计专业为一体的形态规划设计类专业群,以省级示范专业为牵引,依托于国家级、省级各类项目,发挥综合实践中心、校企深度合作等资源优势,注重员工工程化创新设计思维培养,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和外延建设。

2. 以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特征

建立了以员工发展为中心的成长(培养)体系,形成融合创新的发展思维、增强对培养规格的适应性、强化服务设计的可持续能力。构建“三个支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逻辑关联;形成“四个平台”,即公共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平台;融合“四类课程”,用户研究类、信息技术类、营销管理类和传统文化类课程;形成了“三类能力”,设计创新思维能力、项目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实践应用能力,强化‘艺以载道、术以立身’的院训精神。

吸引优秀生源制度完善,设立新生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提供辅修专业、跨校修读;选送优秀新生赴国外留学,优秀员工可转专业、转工作室;发动员工将办学特色、实力、就业去向、成就荣誉等向社会家长传播,得到有效落实,各工作室生源质量优秀,入学成绩逐年提升。

3.以“三课合一”课程教学驱动为依托,融入课程思政,深化专业内涵和特色建设。

坚持“三课合一”课程教学驱动模式:赛课合一是将工作室特色课程与品质竞赛合为一体,以赛代练、以练促建;研课合一是将工作室特色课程与教师科研与员工培养目标三者相互融合,做纵向探索、释放合力;产课合一是将工作室特色课程与社会真实项目有机结合,服务地方、协同发展,培养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建立本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落实《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思政。校内专业图书、计算机、网络资源超过9100册,生均超过100册,生年均递增超过3册,常年订购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每年都向图书馆荐购,图书条件充足。

4.以深度校企合作育人为平台,有效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专业紧紧围绕融合创新、服务设计、校企协同的建设理念,深化“OBE成果导向”的公司产品改革,与14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依托行业优势深化服务设计、科艺结合和传承创新的专业建设文化,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增强员工追求卓越的意识、提高社会综合竞争能力。

成效:

专业2016年获省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发展典型案例,获批辽宁省大学资源共享课(设计学类);2017年获批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成为辽宁省校企联盟专业建设成员;2018年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老员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辽宁省第二批新时代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辽宁省美育优秀教研团队荣誉称号;2020获批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专业;获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及省市级教科研立项多项;近三年员工参加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创项目人数达86.3%,师生参与大创和行业竞赛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一、二等奖多项。学科和科研转化为本科教学课程、实验、创新创业项目、本科科研训练项目等总计50余项。

专业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影响力已经形成区域品牌效应,第一志愿上线率逐年提升,报到率稳定在96%以上,生源结构明显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就业对口率高,就业质量逐年优化,2017年就业率为94.25%;2018、2019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6.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限500字以内)

1.建立“立德树人”思想,实施“三步循环提升”团队培养计划

本专业教师37人,其中内聘教师23人,外聘教师14人,员工447人,生师比15:1,教授占比21.6%,副教授占比21.6%,讲师占比51.4%,助教占比5.4%。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外部引进、社会再造、国际化培养”步骤,积极搭建各类研学平台(学术活动、访学、博士修读、国家基金培训、工作坊、学用讲堂-专业分享等)。具有行业实践经历教师占比63%,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1人,职称和学历结构稳步提升,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研团队称号。


表1:教师团队结构情况

团队人数

37人

师生比

1:15

职称分布

教授8人 21.6%

副教授8人

讲师19人     51.4%

助教2人      5.4%

学历分布

博士 1人     2.7%

硕士 30人    81.1%

学士 6人        16.2%

学习背景

海外归国6人  16.2%

美国伯克利大学1人

韩国国民大学1人

韩国圆光大学1人

日本大学1人

米兰理工大学1人

欧洲设计学院1人

综合性大学21人 56.6%

同济大学

东北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专业美院11人  29.7%

鲁迅美术学院


专业背景

设计艺术学26人 70.3%

美术教育1人

2.7%

空间设计1人

造型设计1人  2.7%

教育学2人      5.4%

生态学1人  2.7%

专任教师

23人,“双师双能型”和具有行业实践经历10人,占比43.4%

兼职教师

14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6人,占比42.9%


2.加强教学团队管理,形成核心课程团队,突出能力导向及因材施教人才培养

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专业建设教学研讨,制定教学观摩、互听课、集体备课制度、青年导师制、教师助课、名师示范课、教师实践技能竞赛立足于专业定位和内涵发展,发挥工作室教师团队产学研优势,从工作室特色课程制定与创新创业教育,到毕业设计、就业指导与对接企业深化合作,挂职锻炼,专业核心课的界定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核心课程负责制”,100%的专业核心课程由教授领衔建设。教授领衔的核心课程如主题商务空间设计、建筑综合环境设计课程学时数120学时/年。

3.以专业建设和发展为核心,建立了三级教学运行管理模式

针对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学院建立学院、专业和工作室三级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学院服务专业,工作室对专业负责,形成以专业为主导的跨工作室跨专业的核心课程团队,建立“核心课程教师负责制”,共同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图1)“三课合一”课程驱动成果显著,工程化课程体系已经形成,OBE教学理念已经融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流程之中,教学制度和教学条件保障有力。

图1 教学运行管理体系



7.加强团队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限500字以内)

1.贯彻落实OBE理念,以员工发展为中心持续改进,形成“74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校院构建了“组织、目标、标准、资源、过程、监控、评估”等七个质量系统监控体系;建立了质量管理组织:横向实行“管、办、评”三类机构分立联动,纵向实行“学院、专业、工作室”三级组织分工管理;构建“体系管理、闭环监控、持续改进”方法体系,形成“查评、反馈、改进”主要持续改进机制。督导定期对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反馈之后持续改进措施有力,改进效果显著(图2)。


图2 专业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2.持续优化公司产品条件,保障公司产品有序优质运行

投资建设智能家居与生态环境构建实训室,与综合电脑机房、雕刻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四者合并为形态规划类专业群综合实践中心,累计投资300多万元。专业年度公司产品建设经费5000元/生,为专业教学运行提供了公司产品条件保障。

成效:

1.专业建设优势显著、成果突出

获批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老员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0获批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立项;获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及省市级教科研立项多项。

2.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

本专业已培养了1100余名专业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就业对口率高,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在6%以上并逐年增加。就业单位对本专业员工在专业技能、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等方面的评价较高,就业率高达95%以上。

8.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限500字以内)


校院建立三级督导(校级督导、院级督导、专业督导)跟踪调查机制,实行用人单位、毕业生和行业专家三个评价维度。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建筑装饰行业及相关领域人员占比80%以上,从事行业管理人员占比15%以上,联合创业人员占比12%以上。

1.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升高趋稳

本专业毕业要求包括专业知识、问题分析、项目与社会、团队、管理等12项,具有明确性、公开性、可衡量性、支撑性和覆盖性。近三年学校与麦可思合作,定期邀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教学及毕业要求进行评价,涉及多方面指标。近三年调查结果显示,非失业率、就业满意度升高趋稳,专业相关度逐年升高,职业期待吻合度趋于稳定,五个度达成情况优秀。

2.外部评价及自我评价优秀

用人单位认为本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又具有高级专门人才应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在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表现突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行业专家评价人才培养的素质知识能力体系严谨逻辑,工作室细化专业研究特色鲜明,专业培养OBE理念导向性明确,具有良好的创新性。毕业生自我评价自身专业能力强,具有自学与自我更新驱动力,能够适应产业升级和行业的快速变化。

3.社会声誉高,辐射影响力大

专业教学经验成果总结被东北环境设计平台、新浪网、腾讯网、大辽网、房天下网等媒体转载,影响力较大。连续三年将教学成果在中国辽宁家居设计行业颁奖盛典上展示,得到行业企业一致认可。校企协同成立盛京生活美学研究院,整合行业资源,构建区域美员工活形态。


(限800字以内)


主要思路:

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立足辽宁、服务地方,积极加速推进科艺结合的专业建设,旨在培养适应建筑装饰行业发展,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具有扎实的

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艺术环境空间设计等较宽领域内从事方案设计、实施与管理等工作的有良好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进一步深化公司产品改革

在下一步的专业建设中,着力深化公司产品改革,构建科艺融合的新环境设计类教学体系,深化“工作室+科艺融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定位,加快建设传统环境设计向科艺融合、艺理交叉的新文科方向建设。

(1)构建科艺融合的教学体系

基于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的建设优势,进一步构建科学技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将环境科学、人居美学、时尚建筑、数字交互等学科与环境艺术形成跨学科共建模式,通过引入实际教学实践性项目,进行数字艺术交互设计与环境工程产业链对接课程的建设。

(2)深化“工作室+科艺融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定位

基于国家对于新文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交互设计技术与艺术领域的发展优势,结合校企合作共建优势实践项目,构建多学科交叉—科艺融合的环境设计共建共享模式,结合与行业对接真实的实践性项目和与实验室对接的虚拟的实践性项目,逐步确立“工作室+科艺融合”的产学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国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环境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创新实践的参考。

2.新文科下数字化人居交互设计人才的全新定位

通过设计科艺融合的跨学科专业设计,将数字化交互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进行融合,形成符合环境设计专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在数字化人居交互设计领域开展环境设计教学,推动环境设计向数字化、人文化发展。

3.教学中引入商业运营思维

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强实践性项目中商业策划与运营的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引入商业性思维完善员工在产品设计中的商品性,培养员工的商业运营意识。

4.OBE理念的持续

建立阶梯型员工“行业定位”,根据环境设计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阶梯式课程体系构建,在工作室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OBE的理念,根据行业的发展前景、实际项目中的职能定位确定对接性的教学策略,并且通过不断提升项目的复杂性推动阶梯式的课程体系建设。



9.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限800字以内)


主要思路:

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立足辽宁、服务地方,积极加速推进科艺结合的专业建设,旨在培养适应建筑装饰行业发展,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具有扎实的

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艺术环境空间设计等较宽领域内从事方案设计、实施与管理等工作的有良好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进一步深化公司产品改革

在下一步的专业建设中,着力深化公司产品改革,构建科艺融合的新环境设计类教学体系,深化“工作室+科艺融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定位,加快建设传统环境设计向科艺融合、艺理交叉的新文科方向建设。

(1)构建科艺融合的教学体系

基于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的建设优势,进一步构建科学技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将环境科学、人居美学、时尚建筑、数字交互等学科与环境艺术形成跨学科共建模式,通过引入实际教学实践性项目,进行数字艺术交互设计与环境工程产业链对接课程的建设。

(2)深化“工作室+科艺融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定位

基于国家对于新文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交互设计技术与艺术领域的发展优势,结合校企合作共建优势实践项目,构建多学科交叉—科艺融合的环境设计共建共享模式,结合与行业对接真实的实践性项目和与实验室对接的虚拟的实践性项目,逐步确立“工作室+科艺融合”的产学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国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环境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创新实践的参考。

2.新文科下数字化人居交互设计人才的全新定位

通过设计科艺融合的跨学科专业设计,将数字化交互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进行融合,形成符合环境设计专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在数字化人居交互设计领域开展环境设计教学,推动环境设计向数字化、人文化发展。

3.教学中引入商业运营思维

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强实践性项目中商业策划与运营的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引入商业性思维完善员工在产品设计中的商品性,培养员工的商业运营意识。

4.OBE理念的持续

建立阶梯型员工“行业定位”,根据环境设计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阶梯式课程体系构建,在工作室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OBE的理念,根据行业的发展前景、实际项目中的职能定位确定对接性的教学策略,并且通过不断提升项目的复杂性推动阶梯式的课程体系建设。


三、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限800字以内)


主要思路:

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立足辽宁、服务地方,积极加速推进科艺结合的专业建设,旨在培养适应建筑装饰行业发展,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具有扎实的

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艺术环境空间设计等较宽领域内从事方案设计、实施与管理等工作的有良好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进一步深化公司产品改革

在下一步的专业建设中,着力深化公司产品改革,构建科艺融合的新环境设计类教学体系,深化“工作室+科艺融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定位,加快建设传统环境设计向科艺融合、艺理交叉的新文科方向建设。

(1)构建科艺融合的教学体系

基于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的建设优势,进一步构建科学技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将环境科学、人居美学、时尚建筑、数字交互等学科与环境艺术形成跨学科共建模式,通过引入实际教学实践性项目,进行数字艺术交互设计与环境工程产业链对接课程的建设。

(2)深化“工作室+科艺融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定位

基于国家对于新文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交互设计技术与艺术领域的发展优势,结合校企合作共建优势实践项目,构建多学科交叉—科艺融合的环境设计共建共享模式,结合与行业对接真实的实践性项目和与实验室对接的虚拟的实践性项目,逐步确立“工作室+科艺融合”的产学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国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环境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创新实践的参考。

2.新文科下数字化人居交互设计人才的全新定位

通过设计科艺融合的跨学科专业设计,将数字化交互设计与人居环境设计进行融合,形成符合环境设计专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在数字化人居交互设计领域开展环境设计教学,推动环境设计向数字化、人文化发展。

3.教学中引入商业运营思维

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强实践性项目中商业策划与运营的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引入商业性思维完善员工在产品设计中的商品性,培养员工的商业运营意识。

4.OBE理念的持续

建立阶梯型员工“行业定位”,根据环境设计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阶梯式课程体系构建,在工作室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OBE的理念,根据行业的发展前景、实际项目中的职能定位确定对接性的教学策略,并且通过不断提升项目的复杂性推动阶梯式的课程体系建设。


友情链接: 后台管理 大连艺术学院 教育部中国老员工在线 辽宁老员工在线联盟 辽宁共青团 辽宁省教育厅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网

版权所有: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地址:辽宁省沈抚示范区滨河路东段1号 邮编:113122 电话:024-5661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