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沈阳市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基地

发布日期:2023-12-12     点击:

沈阳市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基地

(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组建时间:2020.6

主任:施海滨

一、平台概况(包含研究方向等)

沈阳市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基地是2020年6月申报,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设立的。依托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以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转化为教学研究主线”的发展方向,以新媒体创研中心为基础,依托数字影视技术发展优势,为省内数字影视新媒体技术研究、新媒体公共关系对策研究、当代软媒介舆情的应对与有效处置,进行系统化研究。利用其艺术设计学、戏剧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优势,构建一条开放式、全流程、创新型的新媒体行业为基础的科艺融合的跨专业融合的科学研究模式。

基地结合当下影视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需求,全力打造辽宁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影视片场共享平台和科艺融合的数字虚拟交互艺术实践平台,力求完成立足辽沈、服务东北,辐射国内外的数字新媒体技术研究平台,为新媒体行业的研究提供数字艺术创作、新媒体传播研究、公共关系对策三大研究团队,利用国内一流的数字影像制作设备、新媒体制作设备、以及团队力量积极推动省内影视新媒体学科、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的建设和发展搭建平台。

二、战略定位及重点任务

(一)战略定位

近年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引发公共关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从意识形态领域看,大量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新兴媒体的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1、国家战略与地方实际结合

研究方向紧密围绕国家的新媒体运营和公共关系政策发展方向,结合辽沈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密切关注国家在新媒体和公共关系领域的大政方针,确保基地的研究方向与国家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2、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参与辽沈地区的新媒体运营和公共关系实践,为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策略支持和专业服务。针对辽沈地区的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和发展需求,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和实践项目。

3、引领全国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

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领域的领军力量。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理念,推动沈阳市乃至全国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的进步。

沈阳市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基地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以服务沈阳为核心,致力于提高新媒体运营和公共关系政策的研究与应用水平。积极运用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打造多媒体集成平台,构建多层次、多形态共同发展的新媒体产品格局,形成跨部门、跨终端、跨渠道的融媒体生产格局。通过整合优秀研究资源和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将打造一个集研究、培训、咨询和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高质量的策略支持和专业服务。

(二)基本任务

深入研究:针对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理论框架。

政策咨询: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新媒体运营和公共关系政策的咨询和建议,帮助其制定和执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和策略。

人才培养:整合艺术设计学、新闻传播学等院内资源,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和实践项目等,培养一批具备新媒体运营和公共关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社会服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推广新媒体运营和公共关系的最佳实践,提升整个社会的媒体素养和公共关系意识。

国际交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理念,推动沈阳市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实践创新: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新媒体运营和公共关系政策的实践创新项目,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和应用场景。

沈阳市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基地致力于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在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领域的领军力量。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和创新,为沈阳市的新媒体产业和公共关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运行管理

(一)科研平台整体架构

基地围绕数字艺术创作、新媒体传播研究、公共关系对策三大领域进行产学研深度研究,依托五个科研平台体系的相互支撑、互相促进,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

1、基础研究平台:主要负责研究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通过该平台进行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工作,深入探讨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2、应用研究平台:主要负责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场景中,研究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通过该平台进行实验验证、案例研究、实践探索等工作,为新媒体运营和公共关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3、数据分析平台: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和挖掘新媒体运营数据和公共关系政策数据,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和数据分析工具。通过该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工作,深入挖掘新媒体运营和公共关系政策中的规律和趋势。

4、技术支持平台:主要负责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工具、技术咨询等。通过该平台获取所需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5、成果转化平台:主要负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或政策建议,促进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的推广和应用。通过该平台与企业合作、参与政策制定、开展培训、数字艺术创作、新媒体舆情应对等工作,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管理机制

为确保沈阳市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基地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

1、组织架构:建立基地的组织架构,明确分工、职责和权限,确保基地的顺利运转。设立数字艺术创作、新媒体传播研究、公共关系对策三大研究团队,分别负责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

2、人员管理:制定基地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科研、参赛、培训、考核和激励等方面。建立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研究团队,确保基地工作顺利进行。

3、研究经费管理:制定并出台研究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投入。经费采用政府拨款、学院支持、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经费,并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管。

4、项目研究管理:建立项目研究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确保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依托学院学术分委会,对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项目质量。

5、成果推广与应用:制定成果推广与应用管理制度,确保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开展培训、参与资政建言等方式,推动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6、监督与评估: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对基地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7、资源共享与合作:制定资源共享与合作管理制度,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与其他研究机构、企业或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8、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护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确保研究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授权转让。通过申请专利等方式,保护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

(三)运行机制

结合沈阳市新媒体运营规则和公共关系政策研究基地的战略定位,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协作机制,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确保基地工作有效开展。

1、制定运行计划和目标:基地制定明确的运行计划和目标,包括研究计划、经费预算、人员安排、成果预期等。该计划和目标与基地的研究方向和公共关系政策紧密相关,确保基地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建立协作机制:基地与辽宁省委网信办、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沈阳市网信办、中共盖州市委宣传部、全国数字文化创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数字商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其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合作研究、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基地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

3、实施项目管理:基地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对每个研究项目进行严格的计划和管理。包括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环节,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基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包括研究成果、数据资料、技术交流等信息。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5、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基地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高研究团队的整体素质。支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基地。

6、优化资源配置: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包括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等。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基地的工作效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7、加强成果转化与推广:基地加强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或政策建议。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培训、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推广研究成果,提高基地的社会影响力。

8、定期评估与调整:基地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确保基地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条件保障(平台资源)

1、硬件设施完备:现有17个实验室,2个综合实训中心,拥有一套影视虚拟仿真设备以及VR制作设备,总价值在千万元以上。

2、新媒体实验中心:具有完整的新媒体研究产业链,从事新媒体生态研究、新媒体创作、新媒体平台载体实验、新媒体商业化运营、新媒体桥接项目组接等内容,已完成新媒体相关项目35项目。



附表1固定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学位

职称

单位

人员类型

研究领域

人才称号

1

  施海滨

硕士

教  授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主  任

中华传统文化

艺术传承创新、

数字艺术表现


2

马智刚

硕士

高级记者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秘书
科研人员

媒体融合发展、

新媒体传播研究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千层次人才

3

博士

副教授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科研人员

数字艺术创作、

公共关系对策


4

王春雨

硕士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科研人员

公共关系对策、

新媒体传播研究


5

博士

副教授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科研人员

数字艺术创作、

新媒体传播研究


6

刘佳慧

硕士

副教授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科研人员

新媒体传播研究、

公共关系对策


7

刘星彤

硕士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科研人员

新媒体传播研究、

公共关系对策


8

西麒润

硕士

副教授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科研人员

新媒体传播研究、

数字艺术创作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万层次人才

注:人员类型包括主任、秘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




友情链接: 后台管理 大连艺术学院 教育部中国老员工在线 辽宁老员工在线联盟 辽宁共青团 辽宁省教育厅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网

版权所有: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地址:辽宁省沈抚示范区滨河路东段1号 邮编:113122 电话:024-56618073